一、立秋后吃什么水果1、香蕉立秋吃香蕉能有效防秋燥。中医认为,香蕉味甘性寒,药用价值非常高,能促进肠胃蠕动,并能清热润肺、止烦渴、解酒毒。因此,燥热人士或者是在干燥的秋季里,都适合食用香蕉。2、梨秋季吃梨是最好的选择。梨肉香甜可口、饱满多汁,具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化痰止咳等功效,润燥效果非常好。而且它可以生食、榨汁,也可以炖煮或者熬膏。3、葡萄葡萄的铁和糖含量十分丰富,是儿童、妇女、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此外,葡萄还能生津液、补肝肾、利小便、滋阴除烦,对治疗烦热口渴效果显著。4、杨桃杨桃味甘酸,性平,果肉水分丰富,能生津止渴。秋天若患上风热咳嗽或者咽喉肿痛,鲜食杨桃可改善症状。如果小便热涩,可取鲜杨桃2-3个,洗净切碎、捣烂成汁,用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5、石榴石榴性温,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烦渴的作用,是津液不足、口燥咽干、烦渴不休者的食疗佳品。将石榴捣成汁或者煎汤饮用,能达到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杀虫止痢的效果。6、柚子柚子是秋季时令水果之一,可以除胀、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肿止痛,对胃病、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痰多气喘等症均有一定的疗效。柚子的维生素C含量相当丰富,对心血管疾病以及肥胖病患者有很大的益处。此外,柚子所含的有机酸大部分是枸橼酸,可以帮助消除人体疲劳。二、立秋的气候特征在本节气期间,太阳从巨蟹座运行到狮子座。夜晚观天时能看到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天干“申”(西南)的方向。交立秋的那一天,正是农历的七月,七月也正是“申月”。立秋之时太阳处在赤纬+16°19,比起夏至那天的+23°26已经向南偏了不少,北京地区的白昼时长也因此缩短到了14小时04分(夏至日是15小时)。不过,此时天气通常依旧很炎热。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公众仍旧要注意防暑。“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已快到新年元旦了。三、立秋在饮食要怎么样调整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下列食品可供选择:1、苹果:中医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润肺、除烦、开胃、醒酒等功用,对消化不良、气壅不通者,可榨汁服之。现代医学认为,苹果还能预防和消除疲劳,苹果中的钾能与体内过剩的钠结合,并使之排出体外。食入过量盐分时,可吃苹果来帮助排除,所以吃苹果或饮苹果汁对高血压患者有益。2、葡萄:性味甘、酸,鲜食酸甜适口,生津止渴,开胃消食,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食多令人腹泻。3、杨桃:性味甘、酸、平,其果能生津止渴。秋天若患风热咳嗽,可把杨桃洗净鲜食;若患小便热涩,用鲜杨桃2~3个,洗净切碎、捣烂成汁,温开水冲服,日服二次;若患咽喉肿痛,将鲜杨桃洗净生食,日2~3次,每次1~2个。但本品多食伤胃,尤其是平素脾胃虚寒者更要少食。要按照《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下列饮食可供选择:1、银耳:又称白木耳,是一种有补益作用的名贵补品。其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具有补胃、润肺生津、提神、养胃、益气、健脑等功效,常用来治疗虚劳咳嗽、痰中带血、老人身体虚弱、消瘦、食欲不好等症,与黑木耳比,其性偏凉、养阴生津作用比黑木耳强。2、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消痰、止咳、降火、清心等功用,适用于秋燥或热病伤阴所致的干咳、口渴、便秘,以及内热所致的烦渴、咳喘、痰黄等。3、芝麻:性味甘平,有养阴润燥、补肾益脑、止咳平喘之功,适用于阴液不足所...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