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明养生宜踏青清明踏青自古流行清明节踏青的习俗始于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绝句。清明前后踏青,是我国古代民间颇为盛行的活动,更是男女老幼最为喜爱而又易行的项目。清明踏青要防花粉症预防花粉症有“法”可依:减少与致敏花粉的接触有过敏史的人要尽可能少到户外活动,特别是在有风的天气,更不宜长时间在户外停留;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要随便去闻花草;外出时要戴口罩进行防护;有过敏史的儿童不宜任其在草地、落叶很多的庭院或郊外长时间逗留玩耍。掌握花粉释放规律中午日晒最强,花粉的释放量最多,此时对花粉过敏的人最好不要外出,或戴口罩外出。阴雨天空气湿度大,花粉不易飘散,尤其是雨后花粉暂时被清洗掉,这时可放心外出。准备脱敏药物外出踏青郊游时,要准备一些脱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等,遇到皮肤发痒、全身发热、咳嗽、气急等状况时,如果症状较轻,可自行口服扑尔敏,一旦出现较重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踏出健康踏走疾病清明时节踏青可谓好处多多:●改善血液循环清明时节,气温转暖,郊野春游,做些轻微活动,可以增强下肢肌肉和肌腱的活力,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是强心的最佳方法。●按摩人体脏器清明时节,信步闲游,全身都会受到震荡,这种震荡可以防止血管壁出现沉淀物;有节奏的步行,还能对内脏器官起到按摩的作用。●调节人体代谢清明时节,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大气中的“长寿素”负离子较多,是调节人体代谢的天然“药物”。二、春季养生要注意清明节清:清淡素鲜防体热春天正是肝木之气旺盛的季节,人的脾土之气会相对受到抑制,因此,春天宜少食酸味的食品,多食甘味的食品,以达到补养脾脏之气的目的。尤其是针对今年“君火司天”偏热的气候特点,要以防体内积热为主,饮食上一定要清淡素雅。品种要“素”,不要大鱼大肉,菜品要“鲜”,可以适当选吃时令菜,如荠菜、芹菜、莴笋等。对蛋白的补充可以通过豆腐、豆芽等植物蛋白来替代。另外,春天少食用“发”的食品,如笋、鸡等。内火过盛的人尽量避开羊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等大辛大热食品。明:清肝明目喝“菊杞茶”春季很容易出现眼睛干涩、目赤火热的症状。这是因为春天肝气上升,肝主眼,很容易肝火旺。菊花枸杞茶是一款清肝明目效果很好的饮料,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菊花疏风清热、平肝明目。二者结合,可谓是清肝明目的最佳搭档了。我自己有时觉得眼睛干涩,就会泡一杯菊杞茶,连续喝三天,基本就好了。如果想味道好一点就加点冰糖。脾胃比较寒的人,再加三颗红枣。有便秘的症状,还可以配上决明子,决明子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节:头昏倦怠,节药食疗年事较高的人,在春阳之气的催动下,容易出现精神昏倦,体热头昏、四肢倦怠、腰脚无力等症状。这是因为一年冬季以来,围炉烤火,致使热能积蓄体内,到这个时候发挥出来造成的。三、清明节养生食谱及做法枸杞田螺汤配方:枸杞子20克田螺肉100克小白菜200克姜5克葱5克盐5克素油30克制作:1.枸杞子洗净,去杂质;田螺肉清水漂去泥,洗净,切片;小白菜洗净,切5厘米长的段;姜切片,葱切段。2.把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加入田螺炒匀,注入清水500毫升,用武火烧沸,加入盐、小白菜;用文火煮6分钟即成。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田螺肉50克,随意吃小白菜喝汤。功效:补肝肾,清热解毒。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同时患有肾病的患者。炒田螺材料:田螺1000克,干辣椒150克,花椒5克,豆瓣50克,葱花5克调料:姜米20克,蒜米20克,色拉油250克,酱油10克,料酒50克,味精、盐、白糖适量。做法:1、田螺淘净入炒锅用水烧沸捞起,去头部包壳。2、炒锅下油烧至五成熟,下干辣炒呈棕红色,再下花椒、姜米、蒜米、豆瓣炒至香。3、下田螺翻炒,下味精、料酒、精盐、白糖、酱油以大火不停翻炒,待田螺入味起锅装盘,撒上熟芝麻、葱花即可上桌。蕨菜腊肉原料:蕨菜400克、腊肉50克、干辣椒、蒜和其他调味品适量。制作:将新鲜蕨菜摘去幼叶菜苞,搓洗干净。用盐腌渍三天后,切段待用,腊肉切成薄片。起锅放少量油,再放辣椒、大蒜、腊肉片煸炒后,下蕨菜...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