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光性皮炎擦什么药膏好得快得了日光性皮炎可以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艾洛松治疗,用于湿疹、神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及皮肤瘙痒症用于湿疹、神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及皮肤瘙痒症。病因日光性皮炎,是由于皮肤暴露部位因日光过度照射后,在暴露部位引起的皮肤急性光毒反应。日光性皮炎多发生在炎热的夏天,中医学根据日晒后皮肤成疱的特点,称之为“日晒疮”。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日光毒侵伤肌肤所致。多发于盛夏酷暑季节,好发于颜面、颈部、手臂、手背等部位。患部灼热疼痛或微痒,有脱屑或轻度色素沉着,严重者可有全身不适,发热、恶心、心悸等全身症状。西医学根据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又分为日晒伤和多形性日光性皮炎。所谓日晒伤,是由日光中的中波紫外线过度照射后,引起皮肤被照射的部位出现急性炎症反应。由于中波紫外线作用浅表,仅表现在皮肤的表皮。且日光强烈照射后会很快造成皮肤表皮角朊细胞坏死,并释放介质导致真皮血管扩张,从而引起组织水肿。随后黑素细胞在日光的强烈照射下,加速合成黑素,从而使被晒皮肤变黑。所以日晒伤多在日光强烈照射后4—6小时,在被照射皮肤出现边界明显的红斑,严重者可出现水肿,一般12—24小时达到高峰。并伴有局部灼痛或刺痛,有的可能会出现局部瘙痒。更严重者可能会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而多形性日光性皮炎,表现为暴露部位,如颜面、颈部、前臂伸侧、手背等,出现不同形状的红斑、丘疹、风团或水疱。这种表现最具特点的是,日晒加重,避光则减轻。二、日光性皮炎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本病常在春季初次受到较强日晒后发病。袋现为面、颈、前臂伸侧,手背等露出部位出现红斑、丘疹、风团样或水疱等皮疹。多形性是指在不同患者的皮疹常各不相同,呈现多形性,但就某一患者而言,皮疹形态常是单一的。以小丘疹及丘疱疹最为多见,少数患者表现为红斑水肿或斑块。病变与日米照射密切相关,每于照射后,皮损明显加重,痒感加剧。适当避光后则有好转。皮疹常反复发作,日久可发生苔藓样改变,色素增加。一般到秋季以后逐渐减轻,来年春季复发,可持续多年。皮损部位有烧灼感、痒感或刺痛。轻者1~2天皮疹可逐渐消退,有脱屑或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重者可伴有类感冒症状,如发烧、乏力、全身不适等,约一周左右即可恢复。诊断方法在日晒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受晒皮肤出现边界清楚的水肿红斑,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患处有明显的烧灼感或刺痛感。症状常在24小时内达高峰,红斑水肿消退后有糠状或大片脱屑,轻度色素沉着。严重者可伴有头痛、心悸、恶心、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三、日光性皮炎的中医疗法中医治疗日光性皮炎一般使用纯中药草本霜,每天3~5次,可以彻底治愈,也可以使用以下几种药方:药方一:患了日光性皮炎,可取生石膏15克,大黄12克,薏苡仁10克,知母6克,太子参10克,甘草3克。水煎3遍,共得煎液600毫升,冷却以后分3次服用,一般连服1~2周可愈。药方二:取千里光50克,大黄30克,将上药放入70%酒精400毫升中浸泡一周后备用,用时可用棉签蘸药液涂擦患处,每天3~4天。适用于轻度日光性皮炎。药方三:取苦参、川椒、白矾、地肤子、蛇床子各30克,水煎取汁,先熏后洗患处,每天1剂,熏洗3次,每次约20分钟。适用于轻度日光性皮炎。药方四:取石膏20克,生地15克,丹皮10克,龙胆草8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大青叶15克,苡仁米30克,车前子(包煎)15克,六一散(包煎)15克,天花粉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分服。适用于重症日光性皮炎,孕妇禁用。四、日光性皮炎的预防方法夏季6—8月份的10—14点是日光中紫外线照射最为强烈的时间,中波紫外线B是引发日光性皮炎的罪魁祸首,此时应尽量避免外出。必须外出时,应穿长袖长裤(以浅色为佳),戴草帽或打遮阳伞,效果颇佳。加强皮肤营养,平时多食新鲜果蔬,适量吃点脂肪,以保证皮肤的足够弹性,增强皮肤的抗皱活力,维生素C和B12能阻止和减弱对紫外光的敏感,并促进黑色素的消退,且可恢复皮肤的弹性,故夏季应多食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品。可以采用药物防治:可口服烟酰胺、β-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等。皮炎发作时,口服羟基氯喹、...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