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面对高温食品安全最关键盛夏.txt

夏季养生:面对高温食品安全最关键盛夏.txt_第1页
每年的七八月份应该都可以说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期了,高温带给我们的除了炎热还有食品的安全问题,而对于要入我们嘴巴的食物来说,在夏季,防止食物变质成了很重要的事情。那么,我们在夏季的高温天气里,怎样才能有效的预防食物中毒呢?远离“危险温度”何谓食品“安全温度”?陈升介绍,每种食品在储藏和保存时都有一个自己最适合的温度,超过或低于这个温度,食品将会降低口感,甚至滋生细菌,导致变质。“对食品安全影响最大的是细菌。细菌繁殖需几个关键因素,即营养物质、湿度、氧气、温度,前三者不易掌控,容易控制的就是温度,远离危险温度也就保障了食品的安全。食品细菌易滋生的温度是4℃-60℃。通常食品加工和保存时要将冷产品的温度控制在4℃以下,热产品控制在60℃以上,防止细菌的快速繁殖。“而37℃-42℃是食品的最危险温度。在此温度下,细菌繁殖速度最快,4小时左右就能增加4000多倍,夏季的高温恰恰让食物处于最危险温度中。”,“夏季凉菜上菜时的温度跟室温差不多就得当心,证明它正处于最危险的温度中,食物很可能微生物超标,不建议食用。”预防“食品腐败”食品腐败包括食品成分和感官性质的各种变化。如鱼肉的腐败、油脂的酸败、水果蔬菜的腐烂等。食品储存的温度不当,会促使细菌滋生,甚至导致食品腐败。李美提醒,“在炎热天气里,细菌生殖能力旺盛,特别爱藏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软包装的灭菌乳、瓶装果汁等若一次喝不完,须将剩下的拧紧盖子并立马放入冰箱。巴氏杀菌奶在夏季室温下存放很快会出现细菌超标,必须存于冰箱中,且在生产时间的48小时内喝完。”李美强调。熟肉制品最“苦夏”,熟食品在10℃到60℃的温度条件下存放时间应尽量小于两小时,长时间存放则容易变质。当天吃不完的,要分袋包装,冷冻起来。谨防“舌尖上的中毒”盛夏季节,气温持续走高,食物易腐败变质和受到细菌污染,出现食物中毒和发生肠道传染病的风险增大,7到9月份尤其容易发生。给出了几个预防食物中毒的“小贴士”:一是低温储存食品,注意在安全温度中储藏食品,防止变质。二是接触生鱼、生肉和生禽后应注意洗手,防止交叉污染。三是烹熟食品应及时食用,提倡“现买、现做、现吃”。四是生熟食炊具要分开使用,做好食具、炊具的清洗消毒工作,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传播媒介。五是蔬菜、水果应充分浸泡、清洗后食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参与评论可获取积分奖励  
林之风文档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林之风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