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末夏初养生3个小常识1、饮食调养升阳气因为春天阴消阳长,养生可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及春天的时令蔬菜,有助于提升阳气。选择温补食物要同时兼顾既能补阳又不会伤阴的原则。平时可多食用热性较平和的桂圆、大枣、红糖、小米、山药、茯苓、莲子、薏仁等。饮食上则不要吃过多寒凉的食物,若有明显的上火迹象如口苦、喉咙疼痛则可泡些金银花茶饮用。同时,如果在初春天气乍暖还寒时,饮食上不宜大补,应以助阳养气为主,可多吃些韭菜、生姜等。2、做好“内外”保暖很重要应重点做好双脚和腿部保暖,裤子和袜子不可过早减少,并常用热水烫脚,睡觉时下半身盖厚一点。有人问,春天夏天这么热了,还保护什么?这个保护,是我们人自身造成的。因为天热了,人就喜欢贪凉。春天的表现是脱得太快,其实“春捂”就是告诉你春天要稍微多穿点,捂点汗出来才能养阳。而夏天,吹着冷气,吃着冷饮,把身体里面搞得很寒。所以,为了保护我们的阳气,这个时候就要养阳了。那么怎么做呢?春天就是穿多点,多做户外运动。夏天,就是不能老吹空调,冷饮要少吃,每天要让自己出点汗。但是需要掌握平衡,不能为了春捂就衣服拼命穿,裹得透不过气来。春天日常穿着以微汗为宜,当然运动时多出点汗不要紧。夏天冷气不要直接对着人吹,在空调房里也是微汗为宜。吃冷饮时放慢速度,一次不要吃太多。每隔两个礼拜或一个月,专门吃点热性食物。这样,基本能达到要求了。3、睡眠好:养生先养肝很多人逢万物之春,却莫名出现情绪不好,不易开心,常爱流泪,眼睛胀痛,指甲无光等症状,这是肝功能失调在作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春季养生应以保养肝脏为主。肝功能正常了,人体的气血就会通畅顺达,否则产生气血淤滞,百病丛生。首先要注意睡眠,保证晚上11时前休息,而凌晨1时到3时是肝血最旺之时,尤其是肝病患者更要注意休息,保证六至七小时睡眠。另外,也可以每天中午坚持睡15-20分钟。二、春夏交替的饮食养生原则原则一:一日三餐的热能分配要合理一到假期,不少人喜欢睡懒觉,一觉醒来九、十点,早餐自然也就吃不上了,直接等着中午大吃一顿满足胃口,这样的做法千万不可取。节日期间一日三餐的热能比例分配要合理,不吃早餐而午餐、晚餐超量,这样容易代谢超负荷而导致肥胖。假期的早餐应以高蛋白食物为主(一袋牛奶、一个鸡蛋和粥),再搭配一点蔬菜和水果,就更合理了。还可以喝一点咖啡或茶,以便提神醒脑。建议大家,最合理的三餐热能分配是:早餐占30%,中餐占40%,晚餐占30%。此外,对于想要控制体重、减肥的朋友,还要适当控制每日总热能的摄入,尤其减少花生、核桃、芝麻等热量较高的食物食用,减少零食的摄入。原则二:补充优质蛋白质春夏交替阳气生发,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开始日趋活跃,增加了对营养物质的摄取。适当摄入肉类、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质,不仅能增强体力,旺盛精力,还因优质蛋白质中富含可使大脑清醒和警觉的酪氨基酸,还可驱除“春困”。提倡适量食用豆制品,但应避免聚会时一次性大量摄入高蛋白食物,否则会造成营养过剩,增加肾脏负担,痛风病人更要注意高蛋白物质的摄入。三、春夏日常养生的几种常见误区趁热喝中药其实,中药并不是全都要趁热喝。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过滤,等到常温时再喝;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用温开水送服;而解毒、清热的药,特别是夏天解暑的中药,最好是“冷服”。裸睡比较健康裸睡只是舒服而已,跟健康没有毛线关系。虽然穿衣服睡觉会影响排汗和皮肤散热,但被单和床单上一定会有一些微生物,如果光溜溜地躺在床上,这些微生物更容易接触皮肤,有可能增加感染的几率。口香糖能健齿如果吃了口香糖不漱口,糖分会在口腔中发酵产酸,进而腐蚀牙齿,形成龋齿。除此以外,口香糖中含有添加物,如硫化促进剂、橡胶增塑剂和防老化剂等,这些都有一定的毒性。同时,增塑剂的代谢产物为苯酚,有较强毒性,会在消化道吸收入血后,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每天喝8大杯水每个人所需要的水都不相同。喝多了水,不但对健康无益,还会对肾脏造成负担,易让肾脏功能衰竭,易影响到肾脏的健康。同时,太多的水会稀释体内的电解质...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