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季畏寒怕冷的三大调养方法起居调养立冬后,昼短夜长逐渐明显,天气逐渐转冷,此时起居方面要适当调整,做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既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有利于阳气的潜藏,阴精的蓄积。同时,睡前要用热水泡脚,因为脚不仅是足三阴经(注:足三阴经是指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点,还是足三阳经(注:足三阳经是指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的终止处,人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因此,睡前热水泡脚可以达到安神活血祛淤的功效。除此之外,立冬前后天气仍不太冷,但早晚气温会明显下降,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尤其是睡觉时,皮肤腠理疏松,更容易感受外邪而发病,多见感冒、咳嗽等症。运动调养立冬时运动应以静态运动为主,养阳气,使阳气潜藏,可选择八段锦、十六段锦、太极拳等,不适宜太激烈的运动,同时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佳,不宜过度运动,使大汗出,使阳气外泄,寒邪容易入侵。运动时,要选择在向阳的地方进行,如操场、运动场等,早上运动不宜过早,要等日出见阳光后才运动,以防阴气太重损伤阳气。饮食调养立冬时节,民间有立冬补冬的说法,认为立冬要进补,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御寒。立冬时心肺气弱,肾气强盛,饮食宜减辛苦,以养肾气。在饮食方面,由于天气仍偏干燥,此时饮食秉承“秋冬养阴”的原则,少食生冷之食,但也不宜燥热,不宜进大温大补之品,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宜,如鸡、鸭、鱼类、芝麻、核桃、花生、黑木耳等,同时配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如梨、冬枣、柑橘等。二、4个方法让你过暖冬擦腰:通经络激发命门之火督脉主人体一身之阳,是阳脉之海。命门穴位于督脉之上,在肚脐相对的腰椎棘突间,即第二与第三腰椎棘突间。按摩此处能够疏通经络、激发命门之火,命火足则全身得以温煦。症状:腰部酸软沉重不适,负重时症状加重,甚者腰膝酸冷疼痛、凌晨腹泻。方法:面南而站,两掌重叠,按放于命门穴处,两掌同步上下摩擦命门穴区域,使该区域发生温热感为佳,每天做1~2次,每次至少10分钟。敷脐:暖脾胃推动命门之火很多人认为自己的肚脐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其实不是的。我们每个人的肚脐上面都是有一个关键的穴位的,是可以帮助您防寒保暖的穴位,经常按按或者是在肚脐的贴上适当的药物都是可以改善您怕冷的情况的哦。症状:腹中冷痛,大便泄泻,食欲不振,面黄神疲等。方法:取小茴香、巴戟天各20克捣碎,与等量的粗盐一起装入布袋,微波炉中加热1分钟后置于肚脐上,凉后即换,每次坚持20分钟,每周坚持做2次。感觉到腹内有热气升腾,即是命火温暖脾胃的征象。保元膏:填补肾精旺盛命门之火肾中元精真阳是命门之火的源泉,熬夜、过度疲劳、房事不节等都会大量消耗肾精。服用保元膏可以有效填补肾精、振奋命门之火。保元膏源于《博爱心鉴》,康熙皇帝当年患天花时就是凭借保元膏调补才得以痊愈的。症状:四肢不温、夜尿频多、倦怠乏力、大便溏泄、性功能障碍、不孕不育、伤口久不愈合。方法:取生晒参500克,炙黄芪1000克,甘草200克,肉桂100克,鹿角胶500克,熬膏服用。酉时(下午5-7点)正是肾经当令,此时饮保元膏更能发挥甘温益肾、填补精气的作用。饭前半小时服用最佳。服本品期间,禁用含有大戟、芫花、甘遂、五灵脂、藜芦及赤石脂的药物。连用一个冬季后多会畏寒减轻、尿频减少、精力充沛。南北睡向:交通心肾温暖命门之火肾属水,对应北方,心属火,对应南方。命门之火在心肾之间交通流动,使心火不亢盛,肾水不寒冷。古代医学家认为南北方向睡眠可以有效调整心肾的阴阳平衡,使得水火既济,防治命门火衰出现的失眠、烦躁、多梦易醒等病症。现代生物学家也发现采用南北睡向,人体内的细胞电流方向即可与地球磁力线方向成平行状态,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排列则为定向排列。这样,气血运行便可通畅,代谢降低,能量消耗锐减,睡眠中的慢波、快波即能协调进行,加深睡眠深度,从而可以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身心健康。三、如何调理女人冬季怕冷1.首先我们女性朋友们一到冬天就会感觉到手脚冰凉,很有可能想到的就是肾虚,因为肾虚会让我们感到手脚冰凉,比一般人都格外的怕冷,所以我们要经常...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